当前位置:首页 > 逸风新闻 > 剑道用语

逸风新闻


发布时间:2016-07-12   剑道用语
摘要:

剑道用语

 

一、双方相打

双方的有效对打同时行动,在这种情形,对双方都不算有效。

 

二、绊脚

到战后,会通规则整理完成为止,如押著对方、骑在上面的猛烈动作,在於一般练习时也有。

绊脚简称绊足,战后在**的比赛时,绊脚、相扑也被认可,不过昭和30年止,常可见到,但是最近很少见了。

 

三、迅捷攻打法

不管基本打法,为了取只靠速度的剑道在於近年的年轻人特别多见,对这种剑道带有批判意味的惯用称呼“迅功打法”明治时代也有一样的批判。

 

四、一眼、二足、三胆、四力

剑道最重要的依顺序列章:有一眼神、二脚步、三胆力、四技巧,大正时期的剑道:一眼、二脚速、三胆、四力就是指二脚步要迅捷,这个脚速是左脚的意思。

 

五、停住

在动作中,停止了一瞬间的状态,向对方的动作无法采取反应,在对手来说是最好的攻打机会,这是”三种点中不能允许的一种”。

 

六、岩身

「五轮书」中的一句话,有如岩石般大而不动的姿势、心理准备。

 

七、打落技巧

现代剑道是承传(单刀)一刀流的砍劈的绝招技巧,向对方攻打以捷拨(挑)开直接转打对方脸、脸打捷拨攻脸,胴打捷拨攻脸,攻打对手胴是比较容易,至於脸打捷拨攻脸,要打落对手的竹刀再打对手的脸,就要高度的技巧,在型练习时,逐步去练习为已有,把对方竹剑打落时乘机打出去就是要点。

 

八、打入

由站立的人或打入练习台,决定部位打入的练习方法,不只有一支打入法,连续打入法,包括以身体碰冲法等多样的变化。

 

九、打入八德

从打入练习中能得到的八点效果的意思,称为「十德」也有,千叶周作等人的说法是,现今说「反击」是当时为「打入」所以称为反击也可以,例如高野佐三郎在「剑道」书中:

1. 姿势会更好起来

2. 身体会壮健起来

3. 增强四肢、动作会轻快自在

4. 技巧会更快速

5. 呼吸会更长

6. 眼睛会清明

7. 打击变强、手打变轻快

8. 疑心除去,心气会集中一致、等列出八项好处

 

十、打入接八德

对打入接方的人,也有八点「八德」效能

1. 心会平静

2. 眼睛会明亮

3. 对敌方的刀能看清明

4. 身体变自由灵活

5. 体力健强起来

6. 手内握力增强

7. 接受对方更清楚

8. 腕力增加

在接反击这一方,不是只接一接就好,要较对打击那一方,要有更正确的打法,再需要考虑,身躯闪避的接法,同时也有助自己技巧进步。

 

十一、先出(击)刀法(打太刀)接(击)刀法(仕太刀)

日本剑道(形)法或者古流剑术(形)法,对先出技这一方称为先出刀法(打太刀)对此接刀这一方称为接刀法(仕太刀)。教练师兄做先出刀,让弟做接刀来引起反击技巧是一般性的练法,在古时的流派也有别的称呼方法。有时让接刀(仕太刀)者来赢也有。

 

十二、追打法

在道场或体育馆从一端(边)转移到另一端(边)移动中打脸或打手的练习法,回路由先打者与接打者交替打,打接是一般普通的练习方法。

 

十三、起头

一般讲法就是开始,在动作要开始瞬间称起端(端头)在剑道是很常用到的字句,在对方要开始起手时也是另一方打出最好的机会。

 

十四、表/里

站中段姿势时,自己的左边称表,右边称里,一般要攻对方表(左边)时,在我方看来是要攻右边(里)。

 

十五、铠袖一触

只要铠袖一触轻轻的微小的力,就可以容易打败对手的意思。例如「被认为优胜候补头名队伍,只在第一、二回战时就被轻轻的铠袖一触….」的讲法。

 

十六、陪伴训练

看出站立接打者,有空洞伺机连续打入的练习法,站立接打者依对手的本事高低,做出穿隙给对方打入,但不勉强对方打入有不良打法,有运动量,对培养体力和气力有好效果。

 

十七、气/气势/气攻

气一词本是中国思想上的概念,就支配宇宙所有事象的根源即动力。日常广泛无意中被使用,在剑道也是气被常常使用。看不见的很多动作我们以精神方面使用「气」一词来表示,有充实的精神就是有「气势」,有气势才可用「气攻」。

 

十八、派头/气质/人品

积多修养,到了技术圆熟,精神充实时自然生出的风度威风,在剑道来说常用气质、气派风度等词句来评价和表达,在高段位者无论比赛成绩有多好,欠缺气质人品者,不被称许。

 

十九、气剑体一致

心的运用,竹剑的活用(技巧)、身躯的运作(体力、姿势)等三要素须一致,才会产生有效的打击条件,如是教导,这条有效打击一词常被使用,於比赛规则中有效打击条文,亦有「充实的气势、适法的姿势、用竹刀打击部位正地打击….」等三要素,明记在内。

 

二十、虚实

心和架势有了疏忽的情形,或有空隙称「虚」,无隙充实状态称「实」。常常教「避对手之实攻对手之虚」这句话在武术中采用据说是从孙子开始,如果对手无穿隙时由自己假做出漏洞计诱对方的战法也有,此时采取防的动作,举手的一瞬前打入对手的手腕,就是典型的一种技巧。

 

二十一、口传

用口头语来传教各流派技艺和秘诀,叫做口传,於宝町时代未有种种流派自创秘技,在真剑时代为了要生存下来,必须培养强弟子,有需要传受秘技,只传一子,所以传技非常慎重,以防外漏,於是不用文书传教,必须用口传有其必要。

 

二十二、扭打

迄至战后剑道规则被整理完成为止,剑道把对手绊脚打倒或有丢出剑,以扭打方式把对方压倒等武术的粗暴方法,扭打是元本「在战场丢弃刀剑以扭打方式制服对方」的意思。有评价战场功绩,同时也是武士名誉的意义,现在也有意指「以全身全力从事」的意思来被使用的句子。

 

二十三、等级

对事物的等级、优劣、位阶的表示语句,在剑道也有「气位」「品格」等同样意义表示其熟练程度或风格语言的用法。

 

二十四、高段位压制

以高段位的方式,用精神上威压对手,准备以有利姿态,来渐渐压制对方攻打的方法。

 

二十五、练习

日本传统的艺术或武术的练习称之练习。但是这个语源是由想著古时,念看古书参考其理念,明白其意义是其原本的意思。

 

二十六、公开系剑表演

明治维新后,创始人直影流木神原健吉开始举办,剑客分为东西两方,各方站立一人,一般来说被人骂为不合时代的当时,相当受人欢迎,但是举办公开表演多次后很快就不行了。

 

二十七、剑意一体(居合=日本剑道的一种招数)

本来「居合」是刀法的一种(跪坐抽刀杀敌迅速入销的剑法)在古派剑术没有明白区分何者称为「剑」术与何都称为「居合」,由此有留著「剑术名人」而没有留著「居合名人」,但是剑术名人都精通「居合」。剑术发展分派过程中,剑术与居合有些异其形式,但是原本是一体的,先贤说「剑道应以居合为根本」又说「要先练居合先於剑术」「居合」与剑道在技术方面是不可分离的。

 

 

二十八、剑禅一致

剑道与禅两者是对生死最大极限去修身之意,研究其最大极限是一样的,在实践禅来追究剑道的剑豪、名剑士有很多人。

 

二十九、攻其剑先

打出之前,自从剑先同时交叉的状态起,自对手的剑先略加点力或找机会打击的活动,如今创剑先一词在现代剑道界为一般所用,原本「切先」本是使用刀的时代用语,如今敏锐的攻击称为「追及的切先向看攻来」或者把「正面的追及躲开」。

 

三十、悬待一致,攻防一体

「悬」是攻击,「待」是防御,攻击与防御是一体表里,在攻击中也不忘防御的心里准备是很重要,也有「悬中待、待中悬」「攻防不二」「攻防一如」等同意义的词句,只在防御的技术,在剑道是没有的,无论何时何处须有应付对手的攻打,向上滑掉、拔出、返击等攻技巧,现代剑道的传统技术体系,正是符合悬待一致的意义。

 

三十一、剑的风格、类型

简单一句说剑道的类型、风格,详细一点说,就是这个人的拿手攻法、姿势、态度等各种要素的综合解说,正剑(不弄乱姿势直打出去的正统派),难剑(出人意表、变幻自在的风格),刚剑(豪快、强有力、大动作为特色的风格)等表现方式种种,同地区或自校出身有相类似的风格,但最近这种情况渐渐减少了。

 

三十二、呼吸

例如瑜珈、禅等对呼吸问题看的很重要,对重视精神方面的剑道也是对呼吸问题强调重视,常听到高段位剑士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用意锻练呼吸,首先重要来一提的不是用胸而用腹部大大的做深呼吸(腹式呼吸),还有吸气要短,吐气要长是很重要,人人说在吸气的瞬间我们的身体会稳定下来,因此吸气要短,而呼气要长是有其必要的,连续打法的训练的重要由之一就是这点。

 

三十三、五种(正、晴、青、星、脐)姿势

依照发音有五种文字来代表即正、晴、青、星、脐等五字,现在大多数以「中段的架势」的称呼,本来这五个字都有些差别用法「正眼」是剑尖对准对手咽喉,「晴眼」是剑尖对准对手两眼中间,「青眼」是剑尖对准左眼,「星眼」是比照天上星星对准「脸」的正中「脐眼」是对手的肚脐等意。

 

三十四、金币型剑柄(把柄)

竹剑的把柄部份断面像椭圆型有如金币的型,最好的地方是会反觉到用刀刃来对打,木剑在手中会回转,习惯的人或初学者不知如何握剑的人很有效果。

 

三十五、精锐

有敏捷的打法、手腕的精巧等用法,以言语来表达是有些困难,用手以及全身躯体的运作正确地所发出的瞬间力量,很接近别的运动所讲的锐敏的意义,总之有效果的且合理的让人叫好的意思。

 

三十六、刺面(刺脸)

只伸出手以小角度自对手的脸轻轻触打方法,有如比对树上的鸟用鸟饼粘在竹竿捕捉的样子相类似而称为鸟刺面,刺面是德川慕府未所流行到明治时期末仍广泛使用,然而欠缺明确要杀对手的姿势被认为不是很好的打法,曾於大日本武德会被认为「不是一支有效的打法」设有规定。现今有人对速打脸称为刺面,但只速打面含意有些微妙的差异。

 

三十七、三杀法

用气压制著对手的竹剑、技巧、心情做好打击对手的机会教法,要杀竹剑的意思是压制对手的竹剑或挥拂其中心做好自己打入的机会。

其次杀技巧的意思是常先巧不让对方有机会出手或因应对手技巧返打。

再来杀气的意思是以气攻破败对方。

 

三十八、本质、实力

经常所使用的语言,所谓基本的、本质的、道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力气,剑道不是只看表面或偶然的力、速度、体力、须有真实的力气称为「你很有地力」有实实在在的本事。

 

三十九、四戒

惊惧疑惑或惊恐疑惑的四字,输赢重要在於保持平常心,你的心不要陷入这四字里的状况的意思,「惊」是不能了解对手的攻击,「惧(恐)」害怕对手攻打和被气氛吞掉,「疑」害怕自己的工夫力气不够好。「惑」与「疑」有些相似,不敢决定自己攻打方法,不清楚对手的动作在疑惑。

 

四十、势均力敌的练习

双方不相上下,势均力敌,比照比赛方式,自由练习的打法,亦称「势均练习」或简单称练习。

 

四十一、执著心

心停留在一事的意思,心只停希在一事而执著不向其他方向分些注意力,例如想打对手,只对此点集中注意力,而对手瞄准我方要先打我方的全盘变化未能去注意到,剑道对此「止心」认为有给对方有机可而警戒之。

 

四十二、攻下方

剑道有种种攻法「攻下方也是其中之一」放下剑尖,让对方误会而攻入,给对方有心理上的动摇效果,攻下方让对方以为被攻要害而后退时,进击攻打其脸,刺其喉咙要害,无论什麼不单单放下剑尖,要有带强攻的心里准备才有意义,半途而废的攻法反而被对手乘机打刺,由此要有用专心全力攻打去才是重要。

 

四十三、刀背上的稜(镐)

刀刃与刀峰的中间(侧面)肉厚部份的线,做好下段攻击的准备,左边为表,右边为里镐,用刀的时候,镐的弯度在用刀技巧上很重要,在使用竹剑的时候也被指导对此要有意识去技术上操作。

 

四十四、竹剑竞赛

二次世界大战败战后为了存续剑道想出的竞技法,衬衣、裤和简单防具,使用袋中剑来竞取点数的比赛方式,以运动诞生,开全大会,公开团体参加比赛等做为复活剑道的跳板问路。

 

四十五、守、破、离

不限宇剑道,对各种修业(学习)都有言三种阶段,教人「守」是忠实模仿,「破」是从模仿所学到为基本,加上自己的工夫,符合自己能消化的阶段,「离」是不拘型式、姿态以自己领悟的方式自由运用的阶段。

 

四十六、撞木脚(钟槌脚)

右足前的姿势,左足指尖不向前方,而向左外方开著的姿势,初学者最容易陷入(掉进)脚的坏姿势的一种。

 

四十七、事理一致

「事」是实际的动作,「理」是桌上理论的意思,只会实际的技巧不懂理论或者只会理论不会实际技巧动作,必须需要技巧和理论要一致才是最重要。

 

四十八、水平反击

乳井义博(辉)剑道家所教的水平反击练习法,此法变成宫城县内的强者小牛田农林高校的有名训练法,其名声广泛被众人所知,对普通的反击是正面45度刀法相比,水平反击是90度的刀法,较容易体会到手心技术的高明,必须充分拖直背梁,脖子所以可以得到好姿势的好处,不会成为平打法,要有合理的刀打法,是此法的重点。

 

四十九、脐下丹田

东洋医学上的概念,脐下腹部气在流通的地方,在此处有著气,精神就饱满,被人思惟会发挥力量,不只是剑道各种武术都重视此点,简单称为丹田。

 

五十、正剑

惯用的表达方法,就是保持原始姿势,忠实保守基本技术,不使用不常用的技巧即是正统脉(传统派)的法。

 

五十一、正中线

自己身体的眉间,咽喉、肚脐连结起来的中央线,剑道的刀法原则上左拳经常都在此线上,正面打法都在此线上移动竹剑等等,是要学剑道的基本重要概念,或者不把它想是线,不如把身体分为左右两面来想比较容易理解。

 

五十二、先/三个先

先是先发制人的「先」,造就制胜机会的先,三个先是指最效果制胜的机会,不单是动作上还含有精神方面的要素,关于三个先有来自流派,典故的出处等说明解释不同,也有五个先或七个先等例,一般最普通的说法是「先先之先」「先前之先」「后之先」的分类,这是基於一刀流的想法,「先先之先」预测对手要打出方机先乘机先打对方,「先前之先」看出对方有隙就打出,在此之外还有基本的跳入打法,推开(拨开)打入法,「后之先」机会打入法,有避开对手打来乘机还打,此外尚有返系打法、拔刀就砍法,滑上打法,回应打法等,其他尚有「先之先」「对之先」「后之先」等一般分类法。

 

五十三、相对输赢

团队比赛的一般形式,有先锋同士,次锋同士各身求胜出得胜者人数的比赛方式,也称为相对竞赛,有三人制,五人制、七人制等一般的形式。但是学校对抗比赛时也有20~30人以上的比赛也是有的。

 

五十四、站立切法比赛

挑出几个先站打手,而其余打手交替出战的一种卖力的练法,先站打手在规定时间内无法休息,因此需要养气不消耗不必要的力气,而要练成正确的打刺,从此可以得到正的打刺身手,古时山冈铁舟的站立切法很有名,在此数年来特别盛行。

 

五十五、打刺机会

从明治末到昭和初的剑圣高野左三朗指示打刺的最好机会六点,特别有三点是不可允许的这三点:

1. 敌方的起源头

2. 对敌方在接受攻击瞬间

3. 敌方精疲力尽时

你可放弃这三点好机会,到达奥秘工夫,心明手快的境地,敌方有空隙,瞬间手足就会动作,刹那就能制胜,所以普通一般人有必要锻练最好的机会来能打击出去。

 

五十六、打刺部位

我们打刺出去部位是对方正确的部位,就是有效的打刺,竹剑的「能打刺」中心部份,从前的比赛规定是竹剑最前端1/3部位,原则上可以这样想,例如打胸腹是从剑护手抽拉方式打切,打刺部位是看体位来做决定的。

 

五十七、打刺部位重点

打中打刺正确的重点,才算是有效的部份,脸、手、腹、刺等四处。

 

五十八、拧茶巾

在教握竹剑时,像拧茶巾的样子(方法)去做,这样的比喻教法是自古以来所常用的,茶巾是茶道用来擦茶杯壶的。

 

五十九、出足

有如文字所示就是出足,可以推测对手向后的敏锐程度抓住对手,刚一开始前、要胜要败,瞬间对出足速慢或出足的对错,出足的快速有很大关系,又对手想退时打入,从远处找机会快速进入空隙也是需要速度,这种训练是注重脚筋肉的收缩速度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

 

六十、手掌工夫

操练竹剑时对双手(握法用力程度、放松方法)机能作用,打刺瞬间,绞手方法等,有各种教法等,是很重要的技术要素,名人高手把手的五指可以自由自在的放或握紧,巧妙的竹剑操作,创造出高级的打刺方法。

 

六十一、道场

道场本来出语佛教,释迦开悟修道的场所「菩提摩头那」的诀语,后来修法的寺也叫做道场,镰仓时代茶道修艺的场所亦叫道场,但武道方面是江户时代初期文献所载是可以看到,不过在江户中期道是一般称为训练场,如现在普遍称剑道和柔道训练场称为「道场」是明治末期的事。

 

六十二、中墨线

 

中墨线是木匠的用语,用墨线来做中央线的意思,在剑道来讲是指对手的正中线之意,自古以来「取中墨」「勿错过中墨」的意思,是指要「要取对手正中线」「不要离开正中线」的意义。「中星」是小野派单刀流的绝招剑法,柳生流派叫做「人中」也同样重要的教法,无论对方用什麼方法攻来,如果有取得「中墨」剑尖没有不对,不会被打的事发生,要「中墨」的工夫人人不同,有的以右拳来取或有人以左拳来取等种种说法都可以听到。

 

六十三、中结

以四支竹子合成的竹剑,虽然有用刀柄和刀先两端,以皮来固定其间为免散开再用皮绳来缠住,这个中结要在竹剑打出附 近指定位置来固定,但常常看到在比赛中滑走而受到审判员注意事情发生,不让中结走动的方法要弦的附近适当位置来打结,再把打结点来固定的方法,种类大别有两种,叫做呤付滑滑的表皮革或表里都粗粗的床皮革两种。

 

六十四、难剑

经常惯用的表达用语的一种,不是基本直打老实剑法,变则的攻打技巧,出人意外的变幻莫测打法类型,表记「难」「软」两字的后者是对刚剑不以用力攻打而以躲开后以自由自在出技打法的类型,与难剑也许有些不同意义。

 

六十五、淘汰赛

在团体比赛时胜者留下,战到战败或打成平手为止,连续一个接一个打下去的方式,也叫淘汰赛,抽拔赛,淘汰赛方式有不战而离赛的难点,但是有战绩抽拔胜下去的好看地方,玉童旗高校剑道大会等采用此法。

 

六十六、刀筋、刀锋

刀刃的轨道,刀锋、刀筋的意思,竹剑所指弦的背面(相反面)刃锋(正)准确是指刀刃部份垂直对准对手方向的意思,如果是真剑指能斩杀对方形状而在使用竹剑时也指此方才是有效打击的条件。

 

六十七、肚、腹

如有在广辞典解释「腹,肚」意指基本的「腹」同意,剑道用语「腹」较重指下腹,「练肚」「吞气肚中」等是指脐下丹田。

 

六十八、张力、气力

较拂(挥)强些,有带气力崩开对手强力,强而有力的张力的秘诀是吞气腰部,要张力前手内保持柔软,张力瞬间手内能好好握住。又要挥拂对方竹剑尖从对方剑尖,从中心推开远方,最好从自己手张力到中间。

 

六十九、腿窝(膝盖后侧)

膝的里部,对跳跃时负担弹力部份,在剑道占了非常重要的部位,古流派的心形刀流指称「下部的三处」意思是足腰腿三处的训练方法是极为重要的,在剑道「胴要用力」此意并不是普通一般的用力,要逐渐用力而不硬直带些从容不迫的意思。

 

七十、退赛礼节

双方打刺后不要存有什麼残念心思,大方有礼的从对手离开的动作,对此要特别一提的是有昭62年改正前的比赛规则有「很不好看的比赛后离场」虽然宣告有效打刺也要取消,现在虽然是没有这条文,但办法还是同样。

 

七十一、提拔训练

指导者(高段者)在教徒弟(初心者)剑技的训练法,要学会正确的技巧工夫的训练。

 

七十二、自练自得

如果同一动作反覆练百回(意指多多)自然就会修得到的意思,没有重复多不会变成自己的意思,本来的剑道修练,精神都依照这原则,光说理不如反覆多练为主流方法,现在看来也有一片真实之说法。

 

七十三、扁打

不是刀锋部位,刀锋左右双面腹部位,对有效打刺的定义,如指「要刀刃正面打」才数一支(被认定)有效打刺,用刀锋腹部来打刺不算数有效力打刺。

分享到:
下一篇: 一心一击
上一篇: 徐州剑道发展史